CSS-2/东风-3/东风-3A是中国第一种国产弹道导弹。是单级液态燃料中程弹道导弹(MRBM),采用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该型导弹将在事先勘测过的陆上发射场或简易发射地点发射。能携载一枚当量100-300万吨的核弹头,但经过改进的东风-3A可携载3枚弹头当量为5-10万吨的多路再入弹头舱,射程约为2650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时的打击目标是美国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然而,当中国和苏联于1969年发生边界武装冲突后,该型导弹转而瞄准苏联中部和东部的人口稠密区。东风-3于1971年首次部署于洞库和山谷以增强生存能力。
↑东风-4型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4型弹道导弹发射基地
↑东风4型导弹发射井.
东风-3A(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进行试验,从1988年开始部署)与东风-3在外形上基本相似,但其射程稍远,达3000公里以上。该型导弹曾进行低伸弹道的飞行试验,射程为1550公里,飞行高度为100公里,这一飞行性能可以有效地穿越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据估计,东风-3A的反应时间(预警后发射准备)约为2-3小时。该型导弹目前部署在中国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对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境内目标实施打击。目前证实该型导弹发射架约有40个。东风-3A被描述为中国导弹部队的中坚力量,20世纪80年代,中国部署了80-100枚该型导弹,但它正逐步被采用固态燃料的东风-21所取代,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退出现役。
↑东风-5导弹的射程覆盖全球
☆中国第一种两级火箭
CSS-3/东风-4是中国第一种两级火箭(使用东风-3作为第一级火箭),研制工作要求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如发动机可靠性、性能更好的耐高温材料及改进型制导系统等)。该型导弹是一种液氢燃料和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的中程弹道导弹(IRBM)。东风-4原设计射程超过4000公里,以美军驻关岛的B-52轰炸机基地为目标。此后射程增至4500公里(最终达到了5500公里)以将莫斯科及其它苏联西部城市纳入射程范围。
中国于1965年5月决定研制该型导弹,并于1980年开始部署。该型导弹是一种陆基机动导弹,但以洞库、隧道或地下发射井为基地,设计性能可机动至发射台,在加注燃料后发射。中国在几个试验场设计该型导弹发射地点,这些地点可用于发射、贮备导弹。DF-4的反应时间约为60-90分钟,其确切部署数量也不得而知,但据估计已部署了10-30枚。东风-4所对应的民用型火箭为长征-1(CZ-1),该型火箭曾在1970年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风11战术弹道导弹
☆中国唯一真正的洲际导弹
中国的CSS-4/东风-5/东风-5A是唯一真正的洲际导弹(ICBM)。它能够将威力非常强大的核弹头运载到俄罗斯、欧洲或美国大陆的任何地区。东风-5的研制工作始于1965年,射程为12000公里,但该型导弹直到1980年才进行第一次全程飞行试验,并在1981年部署。作为东风-5改进型的东风-5A于1986年部署,这是一种两级火箭推进的导弹,采用可储存式液氢燃料和计算机控制的陀螺仪惯性制导系统,射程约为13000公里。该型导弹部署在经过加固的地下发射井和洞库内。DF-5/DF-5A的确切部署数量尚不得而知,但绝大部分专家相信目前的数量在7到20枚之间。这些部署的导弹未加注燃料和安装核弹头,由此将使其准备时间增加30-60分钟。东风-5/东风-5A的民用型号为长征-2C(CZ-2C)。中国宇航部门自1975年以来经常使用这种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启用时间较ICBM型早5年。根据长征-2C的年产量为5-6枚的报导判断,中国可能还贮备有未部署的DF-5/东风-5A。
CSS-5/东风-21是一种二级中程弹道导弹(MRBM),射程超过2000公里。它是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的陆基型,也是中国第一种采用固态燃料的弹道导弹。采用竖立式运输发射架(TEL)发射,也是中国第一种具备公路机动性能的导弹。该型导弹采用与中国潜射导弹相似的“冷发射”技术,导弹从其发射筒中弹射出水面后,再由发动机在空中点火上升。东风-21的确切部署数量估计约为8-50枚,发射架数量可能达到50个。
该导弹从1967年开始研制,并于1985年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试飞,据报导从1991年开始部署,它将逐步取代老式东风-3A。该型导弹安装了中国第一种自动化火力指挥和控制系统,并安装陀螺仪惯性制导系统和弹载计算机。东风-21的可能目标包括俄罗斯和印度的城市地区,以及日本和台湾。
由于标志攻击准确度的圆公差概率(CEP)指标较差,东风-21原型只用于执行核弹攻击任务。中国显然在为该型导弹研制了一种终端制导(可能基于雷达制导技术)系统。这种系统将使该型导弹具备高精度的常规攻击能力。实际上,中国已拥有并部署一种安装高爆常规弹头的改型东风-21即东风-21A(CSS-5的2型)。如果事实如此,该型导弹将执行原来由东风-25(该研制项目已被取消)执行的常规攻击任务。
航天部二院研制东风二十一,二十五中程弹道导弹,东风二十一包括四个型号:原型弹,甲,乙,丙型。原型弹射程1700公里,两级固体燃料火箭,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捷联惯性制导,目前已经全部退役。甲型射程1800公里,发射单位从六辆卡车减少到三辆,减轻了后勤的负担。乙型射程2700公里,淘汰了聚硫凝固橡胶复合推进剂,采用更先进的端烃基聚丁二烯高能推进剂。丙型射程3200公里,采用末端雷达制导。东风二十五是唯一一种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射程更远。
↑东风15导弹
☆战术弹道导弹
CSS-6/东风-15/M-9是一种单级固态燃料机动式短程弹道导弹(SRBM),其原设计用于出口,因此被编号为“M”。在中国决定不出口该型导弹之前,它并未列入中国的导弹部署项目。东风-15于1995年开始部署,它从由卡车牵引的拖车发射,准备时间为30分钟。它装备捷联式惯性制导系统和弹载计算机。在弹头上安装的小型推进系统能修正导弹的终端速度、再入角度和飞行轨迹和射程等因素。这种控制方式大幅度提高了东风-15的准确性和突防能力,并可能使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跟踪、计算和截击变得更加复杂。东风-15拥有可分离式弹头,因此其目标信号特征将比较原始的诸如朝鲜制造的飞毛腿式导弹小得多。更重要的是,中国可能采用了GPS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该型导弹的攻击准确性。虽然该型导弹所公布的圆公差概率半径为300米,但实际精确度可能高得多,即可能为50米或更小。该型导弹原设计用于携载常规弹头,但也能携载核弹头。据报导,中国为使其战术弹道导弹的型号更加多样化,可能正在研制一种射程更远(1200公里)的常规型东风-15,这一射程将使导弹具有更快的再入速度,以有效穿越敌方的低层导弹防御系统,并确保用于攻击台湾的导弹能在更远的距离发射。
CSS-7/东风-11/M-11在设计上与东风-15基本相同,它同样是一种采用固态燃料的公路机动式弹道导弹,并可安装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其与东风-15不同的是,它采用两级助推方式且射程较短,约为300公里。东风-11可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装备中国导弹部队,然而一些专家对这种判断尚有争议。该型导弹的较短射程及其仅有3分钟的飞行时间,对导弹防御系统而言是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由于东风-11始终在大气层内飞行,绝大部分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将无法对其进行拦截。中国已研制了一种射程更远的改进型东风-11(东风-11A),并可能已小规模部署。据报导,中国拥有数百枚东风-11和东风-15,绝大部分部署在中国东南部并将台湾纳入射程范围之内,并以每年50枚的速度进行生产。
CSS-8/8610/M-7是一种两级近程弹道导弹(MSRBM),它由HQ-2防空导弹(它本身就是苏制SA-2防空导弹的改进型,加装了使用固态燃料的起飞发动机和使用液态燃料的主发动机)改进而成。该型导弹原设计用于出口,伊朗采购了部分该型导弹。然而,据称该型导弹可能用于攻击台湾,其射程已增至230公里。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该型导弹的部分型号将成为短程弹道导弹(SRBM)。中国今年来加快发展中近程弹道导弹的发展,这些导弹几乎全部都实现了固体燃料推进和机动发射,打击灵活性显著提高
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正在为DF-31A洲际弹道导弹的部署
东风-31共四型八种(包括验证弹),分别为,三十一原型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丙三。是一种三级陆基机动固态燃料导弹。它将与东风-41一起成为中国新一代洲际导弹。东风-31的射程8000公里,能攻击整个亚洲范围内以及美国夏威夷、阿拉斯加及本土的西部地区。该型导弹可能取代液态燃料推进的东风-4。在经过长期延迟后,东风-31于1999年8月首次试飞,携带诱骗或辅助突防装置,以对抗敌方导弹防御系统。中国已经为东风-31部署多路独立攻击目标再入弹头舱(MIRV),每个弹头的当量为10-20万吨。虽然东风-31的原型无法确定,可能源于东风-23项目,是一种陆基机动固态燃料导弹。该项目导致巨浪-2潜射导弹的出现,而陆基型东风-23则于1985年1月改名为东风-31,预计未来几年内部署。
东风三十一的前身是东风二十三,1978年立项,项目编号203号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苏联欧洲地区的固体燃料远程导弹,用来代替东风四液体燃料远程导弹。1984年因为新技术的注入而换项831工程。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铸造技术一直是研制固体洲际导弹的瓶颈难题,经过我国军工科技人员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铸造技术,于1988年设计定型,1989年生产出第一枚原型弹,命名为东风三十一。
1991年苏联解体,削减了东风三十一的研制经费,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东风三十一定型以后一直没有投产,也没有装备部队,这种环境一直到1993年底,1996年东风三十一的载车为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zx-tj-2000型牵引车,配置v-12缸增压风冷发动机。八轴牵引车要求200吨牵引力,于1996年引进白俄罗斯技术,十五所绘制载车图纸,三江航天集团孝感生产底盘,采用德国道义茨发动机,由zf生产的变速箱和液力变矩器,全轮随动转向,油气弹簧独立悬挂,验收要求通过二级地形,即离开公路的沙石路面,东风三十一甲是东风三十一的增程弹,所有东风三十一型号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术将被直接应用在东风四十一上。东风三十一甲的牵引车做出了重大调整,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而东风三十一甲的牵引车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仅仅散热器就有两米高。
乙一,丙二是地井型号,部署在长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部署情况没有公开过。
丙一是平原机动型号,也是50周年国庆阅兵展示的型号,发射筒表面除了竖立液压装置外没有装配卡钳,也没有加强筋固定,主要部署在东北,华北地区,打击对象为美国。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机动型号,主要部署在华中,华东地区,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发射筒采用加强筋固定,并安装两副卡钳,考虑到南方丘陵地带路面质量而起到稳定作用,打击对象为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也兼顾打击前苏联的欧洲地区。
东风三十一的圆周偏差率没有公开过,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井射型号的圆周偏差率约100公尺,机动型号的命中精确度比井射型号差,估计在150公尺左右。
东风三十一携带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具有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能够摧毁包括美国“民兵-iii”抗压加固地井和北美战略防空司令部等。
2001年底,东风三十一完成换装,东风四全部退役。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东方卫视播出“东31甲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该方队由二炮某旅组成,是首个列装新型固体洲际战略导弹旅,装备的洲际核导弹是我国第二个固体机动洲际导弹。
装备性能:DF-31A为DF-31远程战略导弹的该型,性能数据高度保密。采用储存、起竖、发射三用车运载,是机动性很强,又能提升存活率的洲际导弹。可以攻击美国本土,对美国具有一定的威慑。东风31A均采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上延续东风31型,设计之初只有10000KM左右只能打击美国本土西海岸,后来参照西方技术,射程增加到13000KM左右。
最令西方感到威胁的是,东风31A型内装配一种特殊动力装置,能使它在离地约八万公尺高空时,靠向量喷射技术进行变轨,闪避拦截导弹。
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
射程:8,000公里
弹长:13。4米
弹径:2。2米
弹重:17吨
弹头:一枚1,000公斤的100万吨级
当量热核弹头;或3枚9万吨级
当量分导热核弹头
制导:惯性陀螺+弹载计算机
精度(CEP):300-500米
准备时间:10~15分钟
具体参数为:
射程:13000千米惯性制导或北斗导航制导,三级固体发动机推进。
弹头:1枚100百当量核弹头或3-5枚9万吨当量核弹头。
偏差半径:200-500米。
准备时间:10-15分锺。
注:东风31A/巨浪2长程飞弹射程可达13000公里,不再出海便可打击美国本土了!东海-10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再加上「轰-6」,可进行防区外精确打击,作战范围覆盖西太平洋第二岛链关岛!)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东风四十一能够携带十二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东风四十一于1984立项,工程编号204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五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东风四十一于1991年解决固然燃料问题,1994年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研制工作历时十年。东风四十一原计划参加1999年10月1日的阅兵,但因为当时载车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中央军委取消。同年又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打击美国本土目标,获得成功。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固体燃料,两级结构。能够携带十二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发射三种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机动平台为陕西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x-4320重型牵引车,集储存-运输-发射一体化三用拖车,导弹置于拖车的弹舱内,在运输途中呈封闭状态,拖车装有两扇对折舱门,发射前舱门开启,导弹通过液压装置起竖发射。由于重量巨大,已经达到了公路机动平台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放弃了较复杂的冷发射而采用热发射,与冷发射相比,热发射对导弹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节省了发射载车上的有限空间。严格地讲,东风四十一在设计上是东风三十一的放大、新技术验证弹,过渡产品,不会大量部署。
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
射程:14,000公里
弹长:17.5米
弹径:2.2米
弹重:20吨
弹头:一枚1200公斤的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6枚200公斤3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
制导:三轴液浮惯性陀螺+数字式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100-200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